应用| 北斗RTK正在编织一张覆盖深蓝的“智慧渔网”

2025-03-07 10:09
 

 

在广袤无垠的海洋上,渔业捕捞作业是一场与大自然的博弈。长久以来,精准定位对于渔民而言,一直是关乎作业效率与安全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定位技术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难以满足现代化渔业发展的需求。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北斗定位与 RTK 技术的出现,为渔业捕捞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其朝着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渔民的海上指南针

案例一浙江舟山的“黄金渔场”争夺战

 

舟山渔场曾因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渔民常为争夺有限鱼群发生纠纷。2021年,当地政府为渔船统一安装北斗RTK终端,配合海洋大数据平台,实时分析水温、洋流和鱼群迁徙路径。渔民李大姐通过终端接收“推荐作业区”,单网捕获量提升40%,冲突事件减少90%。她说:“现在不用抢,数据会‘告诉’你哪里鱼多。”

 

案例二南海渔船的“生死救援”

 

2023年台风“玛娃”突袭南海,一艘渔船因机械故障失联。借助北斗的短报文功能,船员发送求救坐标,救援队通过RTK厘米级定位锁定目标,在10级风浪中精准抵达。船长感慨:“过去遇险只能放信号弹,现在北斗就是我们的‘救命符’。”

 

 

北斗在渔业的应用

 

01精准导航

传统GNSS定位误差约10米,而北斗RTK技术通过地基增强站修正信号,将精度提升至1-3厘米。渔民使用基于北斗的导航仪,提前设定路线,渔船稳稳回港;还可精准标记渔网位置、避开暗礁,提升作业安全与效率。

 

02电子围栏

终端可划定禁渔区、航道红线,渔船一旦越界立即报警。据了解,渤海湾试点后,非法捕捞事件下降76%,碰撞事故减少65%。

 

03渔业资源监测

通过对渔船航行轨迹和捕捞作业位置的记录分析,可以清晰了解不同海域渔业资源的分布与变化情况,为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这有助于渔业部门制定更加合理的捕捞政策,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04应急革命

北斗独有的短报文功能,在无网络海域可发送1200字求救信息,定位精度达秒级响应。一旦渔船在海上遭遇突发状况,如发动机故障、船只漏水等,渔民可以通过短报文及时向岸上的救援中心发送求救信号和位置信息,以便救援力量能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北斗与RTK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渔船的“导航仪”,更成为渔业转型的“推进器”。相信在未来,随着这两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将助力渔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为人们带来更多来自海洋的馈赠。

 

 

产品推荐

A18 北斗资产定位终端:是一款专门用于户外的太阳能定位设备,它内置20000mAh工业级电池,搭配单晶硅太阳能板及IP68外壳防水设计,同时产品融合了4G无线通讯与卫星定位技术,内置强磁及加速度传感器、防拆开关、SOS一键报警等功能。能够实现电子围栏报警、SOS报警、拆除报警、震动报警、翻船报警等功能,确保资产的安全,搭载全球卫星监控平台可实现对渔船、甩挂车、集装箱、基站监控等定位跟踪、监控调度、轨迹分析、报警处理、运营管理、统计分析于一体的应用服务系统,能满足各行业对于无法接主电或特殊行业定位管理需求。适用于渔政船舶、甩挂车、集装箱、固定资产管理等诸多无法外接供电的户外场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