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停车管理难”成为困扰城市治理的痛点。传统停车管理模式依赖人工巡查与单一GPS定位,存在效率低、误差大、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凭借高精度定位、强信号稳定性及多场景适配能力,为智慧停车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结合AI、5G等技术,北斗正推动停车管理向“可视化、自动化、无人化”迈进。
PART 1
构建智慧停车全场景生态
在“智慧停车巡检”等创新应用中,北斗与人工智能及视觉技术深度融合:具有泊位识别、巡查取证、车牌识别等功能,能够帮助管理者实现停车位管理、停车收费等一体化管理。
智能巡检 & 泊位管理
利用安装在巡检车辆上的高清摄像头、传感器以及北斗高精度定位天线,对城市内的公共停车泊位进行巡检任务。
这些设备能够迅速识别每个泊位的占用状态,无论是空闲、已预约还是违规占用,都能第一时间记录并上传至云端数据库。这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据采集方式,为后续的停车资源分配与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动态引导 & 信息透明
通过巡检车实时巡查采集信息,借助北斗的实时数据,城市停车管理系统能够生成动态的停车指南,通过手机APP、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向市民发布。驾驶员只需输入目的地或当前位置,系统即可推荐最近的空闲停车位,甚至提供导航服务,大大缩短了寻找车位的时间。
此外,对于即将到达目的地的车主,系统还能提前预约车位,确保到达后有位可停,进一步提升了停车体验。
数据上报 & 优化资源
巡检车收集大量数据,不仅是市民停车的“指南针”,也是城市交通管理的“智囊团”。
通过上报的数据,交通管理部门能够实时了解公共停车泊位的泊位情况,从而大幅度提升停车管理效率,更精准、更快速对泊位状态进行判断和响应,让泊位管理更规范,停车收费更透明,车主停车更便捷。同时,还能移动协助交警部门进行违停取证,大幅提升城市静态交通管理效率。
而且,与以往人工录入相比,单个巡检车可管理200-300个泊位,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适用于交通较复杂区域。
PART 2
降本增效与体验升级
据公开案例显示(参考搜狐、百度等报道),某试点城市引入北斗智慧停车系统后,成效显著:
01管理端:车位利用率提升40%,人工成本降低70%,违停处理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
02用户端:通过App实现“一键寻位-导航-支付”,停车效率提高50%;
03社会效益:道路拥堵率下降15%,碳排放减少约10%,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
北斗系统不仅是国之重器,更是惠民工程的科技基石。在智慧停车领域,北斗以精准定位为核心,推动城市管理从“粗放式”向“数字化”跃迁。随着技术迭代与生态完善,北斗将继续赋能智慧城市,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产品推荐
01 RTK板卡
JS-AO53-1是一款全星全频高精度RTK定位板卡。基于新一代射频基带及高精度算法一体化GNSS SoC高性能定位引擎,内置2G双核CPU,并集成高速浮点处理器及RTK专用协处理器,支持1408个超级通道,可实现20Hz的RTK定位结果输出,提供强大的卫星导航信号处理能力。采取了多频点抗干扰抑制技术,完成增强的多模多频RTK引擎结算,即使在困难复杂的信号条件下也能实现可靠的定位。适用于智慧停车巡检、无人机、精准农业、测量测绘等多种应用场景。
02 RTK终端
A05是一款带5G/4G通讯的RTK高精度车载定位终端,内置主控芯片、5G/4G通信模组、RTK高精度定位模组、存储、G-SENSOR等传感器,支持双频RTK、全频RTK、组合导航、定位定向等多种定制方案。终端设计有丰富的接口,有I/O口、RS232等接口,可以连接主控系统,还能外接两路温度采集传感器、继电器、油杆等。支持双IP输出,可同时上传两路数据。通过TCP连接,将设备编号、经纬度、车辆信息等数据通过JT808协议上传到平台。适用于智慧停车巡检、农业机械、机场特种车、石油化工运输车等多个应用场景。